?

组词?的组词
部首戈部结构上三包围总笔画14画部外笔画10
五笔DGKT仓颉ITJP郑码HMAW统一码229EF笔顺一ノ一丨丨丨一丶フ丶丶フノ丶

?字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?字UNICODE编码U+229EF,10进制: 141807,UTF-32: 000229EF,UTF-8: F0 A2 A7 AF。//www.fhcHA.cOm/ZIdian/提供

?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

异体字

康熙字典

戚【卯集中】【戈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7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倉歷切,音磩。《正字通》戉類。《六書精薀》戉之白者,爲之錫劑,以文之不專用武也。《司馬法》殷執白戚。《詩·大雅》干戈戚揚。《註》戚,斧也。《釋名》戚,慼也。斧以斬斷,見者慼懼也。汉字字典//WWW.FHCha.CoM/Zidian/提供

又親也。《詩·大雅》戚戚兄弟。《傳》戚戚,內相親也。正義曰:戚戚,猶親親也。

又哀也。《論語》喪與其易也寧戚。《註》哀戚也。

又憂也。《論語》小人長戚戚。《註》戚戚,憂貌。

又惱也。《書·金滕》未可以戚我先王。《蔡註》戚,憂惱之意。

又憤也。《禮·檀弓》慍斯戚。《註》戚,憤恚也。

又醜疾人曰戚施。《詩·邶風》得此戚施。《箋》戚施,面柔下人以色,不能仰者也。

又《小爾雅》戚,近也。

又地名。《春秋·文元年》公孫敖會晉侯于戚。《註》戚,衞邑。

又姓。漢有臨轅侯戚緦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趨玉切。同促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不微至,無以爲戚速也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昨木切,音族。縣名。在東海。

又《韻補》叶子六切,音蹙。《詩·小雅》歲聿云暮,采蕭穫菽。心之憂矣,自貽伊戚。(//WWw.fHChA.cOM/zIDiaN/)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戚【卷十二】【戉部】

戉也。从戉尗聲。倉歴切文二

说文解字注

(戚)戉也。大雅曰。干戈戚揚。傳云。戚、斧也。揚、鉞也。依毛傳戚小於戉。揚乃得戉名。左傳。戚鉞秬鬯。文公受之。戚鉞亦分二物。許則渾言之耳。戚之引伸之義爲促迫。而古書用戚者、俗多改爲蹙。試思親戚亦取切近爲言、非有異義也。大雅。戚戚兄弟。傳曰。戚戚、內相親也。小雅。戚戚靡所逞。箋云。戚戚、縮小之貌。其義本相通。而淺人於節南山必易其形與音矣。戚訓促迫。故又引申訓憂。小明。自詒伊戚。傳曰。戚、憂也。度古衹有戚。後乃別製慽字。从戉。尗聲。倉歴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