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
拼音gān注音ㄍㄢ组词?的组词
部首戈部结构左右总笔画11画部外笔画7
五笔JFAT仓颉AJI郑码KAEH统一码229C0笔顺丨フ一一一一丨一フノ丶

?字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?字UNICODE编码U+229C0,10进制: 141760,UTF-32: 000229C0,UTF-8: F0 A2 A7 80。

?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出自汉字字典

异体字

康熙字典

?【卯集中】【戈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7画

《集韻》侯旰切,音翰。《說文》質也。从戈,旱聲。

又《廣韻》古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寒切,?音干。義同。来自汉字字典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?【卷十二】【戈部】

盾也。从戈旱聲。侯旰切

说文解字注

(?)盾也。盾下曰。瞂也。按瞂字必淺人所改。循全書之例、必當云?也。二篆爲轉注。淺人不識?爲干戈字。讀侯旰切。乃改爲瞂。瞂見毛詩。非常語。不當以瞂釋盾。干戈字本作?。干、犯也。?、盾也。俗多用干代?。干行而?廢矣。方言。盾、自關而東或謂之瞂。或謂之干。關西謂之盾。孔安國論語注云。干、盾也。?本讀如干。淺人以其旱聲。乃讀與?同。而不知旱??等字古音皆讀同干也。毛詩兔罝、采?傳云。干、扞也。謂干爲扞之叚借。干非不可去聲。从戈。旱聲。玉篇、廣韵皆云。?、盾。古寒切。廣韵卄八翰未嘗出?字。是依唐韵不誤者也。不知大徐侯旰切、用何等唐韵耳。十四部。